研究新知
南彰化地區PM10及PM2.5金屬濃度特徵及來源解析




發布日期:2015-12-10
台灣南彰化地區雖為農業重鎮,但附近大型工業區環伺,如彰化濱海工業區、雲林麥寮石化工業及台中港工業區,導致該地區空氣品質逐年惡化,如空氣懸浮微粒(如PM10及PM2.5)濃度偏高。
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陳裕政助研究員團隊曾於民國103-104年期間,在台灣彰化地區(芳苑、二林及大城鄉)進行空氣品質監測。針對PM10及PM2.5金屬濃度特徵與污染來源進行調查。富集因子(enrichment factor)分析結果顯示PM10及PM2.5 中Mo, Sb, Cd, Zn, Mg, Cr, As, Pb, Cu, Ni 及V 主要以人為排放為主,其中鎳、砷及六價鉻濃度值超過WHO建議標準。進一步利用正矩陣因子法 (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及逆軌跡模式(backward trajectory HYSPLIT model)解析其成分特徵及氣團軌跡後發現,該地區PM10中主要金屬污染來源為地殼元素(44.2%)、燃煤(24.8%)、重油燃燒(23.1%)及交通相關排放(7.9%)所貢獻。PM2.5金屬主要污染來源依序為燃煤(34.7%)、交通相關排放(24.2%)、鋁二級冶煉(22.3%)及重油燃燒(18.8%)。對於該地區之PM2.5金屬汙染物減量,本研究建議政府部門應針對燃煤電廠及交通相關排放進行優先加嚴管制,以減少居民環境暴露並降低其可能的危害。本項研究成果將刊登於2016年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期刊上。
Hsu, C.Y., Chiang, H.C., Lin, S.L., Chen, M.J., Lin, T.Y., Chen, Y.C*. Elemental characterization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PM10 and PM2.5 in the western coastal area of central Taiwan.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541 (2016) 1139–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