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新知
台灣雲林地區空氣品質不良時PM2.5與PM2.5-10濃度與金屬組成特徵




發布日期:2015-11-06
台灣地區夏在秋、冬季節常因逆溫層現象,大氣擴散條件不良,導致PM2.5濃度增加;另外,台灣地區冬季東北季風盛行,氣流經常夾帶中國大陸東北地區的沙塵或霧霾往南進入台灣,造成空氣品質不良,尤其在中南部地區特別嚴重,PM2.5濃度可高達最高等級(≧71 µg/m3)-俗稱「紫爆」。
本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陳裕政助研究員研究團隊曾於民國102-104年期間在台灣中部雲林地區進行空氣品質監測,當空氣品質不良事件日發布時,針對PM10及PM2.5 的質量濃度及化學組成進行調查,研究發現空氣品質不良的期間,除了PM10及PM2.5 質量濃度會增加外,其金屬濃度亦會相對增高。相較於事件日前,PM2.5的As 及Pb分別增加約1.2 至 1.3倍,PM2.5- As平均濃度超過歐盟建議標準(6 ng/m3)。PM2.5-10 (粗懸浮微粒)的Fe、Al、Mn、Ti及 Co增加約1.1至2.2倍。解析其成分特徵及氣流軌跡後,發現空氣品質不良是由境外移入(東北季風夾帶大陸東北地區空氣汙染物進入台灣)及區域性汙染源排放所造成(當鋒面由北往南經過台灣北部及中部地區時,可能夾帶這些地區汙染物質影響中南部地區),且PM2.5金屬主要貢獻源為燃煤燃燒(36.5%)、鋼鐵冶煉業(30.5%)及交通與重油燃燒(16.3%),研究建議政府部門應針對燃煤電廠及鋼鐵冶煉業進行優先加嚴管制,以減少環境中PM2.5的暴露並降低其可能的危害。本項研究成果已刊登於2015年Aerosol and Air Quality Research期刊上。
Chen YC*, Hsu CY, Lin SL, Chang-Chien GP, Chen MJ, Fang GC, Chiang HC, Characteristics of concentrations and metal compositions for PM2.5 and PM2.5-10 in Yunlin County, Taiwan during air quality deterioration. Aerosol and Air Quality Research. 2015. doi: 10.4209/aaqr.2015.04.0261 (In press)
http://aaqr.org/Doi.php?id=7_AAQR-15-04-SIUAHE-0261&v=15&i=7&m=12&y=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