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即將終止服務,舊有資訊不再維護更新,於五秒後跳轉至新網站。
民眾Q&A

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成立至今,接獲許多民眾或其他單位對於某些化學物質的疑問,中心將幾個較為重要的問答整理如下,提供給民眾做參考。(點擊題目可顯示答案)
1.「甲醛」之性質為何?是否屬於毒物?具何種毒性?是否為人類致癌物?會對人體造成何種危害?
A:人類的危害主要在致癌性、基因毒性與免疫系統上的影響。
(1)急毒性:食入甲醛會導致人類口腔與腸胃道黏膜產生潰瘍,並且會引起全身性的過敏反應或是局部性的過敏性皮膚炎。甲醛對皮膚、眼睛與呼吸道有刺激性。
(2)致癌性:根據國際癌症研究中心(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的資料,甲醛會造成鼻咽癌(人類的致癌證據充分);以及鼻腔癌與鼻竇癌(人類的致癌證據有限)。
(3)免疫系統: 流性病學研究指出暴露甲醛會影響免疫系統,主要是在過敏反應;有些研究指出吸入甲醛可能會引起氣喘,而若是皮膚接觸到甲醛則會產生接觸性皮膚炎。
(4)基因毒性:在一些研究調查職業暴露甲醛的工人,發現甲醛會對口腔與鼻腔黏膜細胞產生基因毒性。
詳細資料(更新日期:105.4.28)
2.「4,4-二異氰酸二苯甲烷」、「乙酸乙酯」與「二氯甲烷」國內的法規資料?
A:請參閱「勞工作業環境空氣中有害物容許濃度標準」。
詳細資料(更新日期:103.11.11)
3.狗狗潔牙棒被檢驗出「磷苯二甲酸二異壬脂(DINP)」的可能原因。
A:DINP目前為合法的塑膠製品塑化劑,但並非合法食品添加物。起雲劑中可能含有DINP,但合法起雲劑不會使用DINP,除非不法業者為了降低成本及增加產品穩定性,惡意以DINP取代合法食品添加物。起雲劑為食品添加劑的一種,在食品衛生規範內可合法使用。為了幫助食品的乳化,經常使用於運動飲料、非天然果汁及果凍、果醬、濃糖果漿、優酪乳粉末等食品中。因此可能須注意產品或原料是否有使用起雲劑,是否有可能有DINP的汙染。
詳細資料(更新日期:103.3.5)
4.「味精-麩胺酸鈉」是否有礙健康?
A:動物實驗麩胺酸鈉在非常高的劑量才會引起急性毒,沒有顯著的慢性毒性、致畸胎性或基因毒性。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 FDA)在1995年7月31日公佈研究報告,其結論是對一般人而言,食用正常消費量的味精是安全的,且無任何證據顯示食用味精和任何慢性疾病有關。
詳細資料(更新日期:102.11.18)
5.錳在幾℃會溶出? 熱水器管線用不鏽鋼202的材質,錳會溶出嗎?
A:(1)根據義大利法規,不鏽鋼食品級容器檢驗方式為3 %醋酸,40 ℃10天,100 ℃30分鐘,可以看出40 ℃不鏽鋼中的錳會溶出,但還是要看溶劑與時間,決定錳溶出的因素不僅只是溫度。(2) 有這樣的可能性。根據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的研究指出200系列的不鏽鋼容器在媒介為水的情況下,錳會有約0.1 ppm的溶出,但由於是金屬中心所做的實驗,我們無法得知實驗的溫度與鋼材浸泡的時間為何。
詳細資料(更新日期:103.11.19)
6.公司製作鍍鋅鋼板高溫焊接工作,常會看到白色氧化鋅煙霧,想是否會對身體產生危害?
7.市售鋁合金製品(例如:桌子、小朋友髮夾等)有鍍金屬膜以防銹,鋁合金製品會不會有六價鉻等毒化物質。
A:(1)目前國內針對14歲以下兒童用品的安全要求,重金屬部分的規定有銻、砷、鋇、鎘、鉻、鉛、汞、硒、有機錫(紡織品)、六價鉻。以下為兒童用品的國家標準(CNS)。所以,若小朋友髮夾等含金屬材料的商品符合國家標準(CNS)的話,應不得檢出六價鉻。(2)市售鋁合金製品種類繁多,不同功用的鋁合金有不同的合金號碼,而國家標準(CNS)有規定不同合金號碼其化學成分的標準,所以,需知製造商使用何種合金號碼的鋁合金才可知其金屬成分的限量。
詳細資料(更新日期:103.12.2)
8.一般自來水水中的「氯」可用活性碳去除,那「二氧化氯」要用何種方式才能濾除?
A:二氧化氯毒性較氯氣低、殺菌效果較氯氣高,少量即可達到殺菌效果、在水中的穩定性也較氯氣高,不易和水體中的有機物質反應形成三氯甲烷等致癌的有毒副產物,因此世界衛生組織、美國環保署等也都允許二氧化氯使用於自來水、飲用水中作為消毒劑,我國也在民國95年公告二氧化氯可作為飲用水水質處理藥劑。由於二氧化氯的沸點低(11℃),日常的飲用水若要去除水中殘餘的二氧化氯建議民眾可使用煮沸的方式去除。美國環保署核准二氧化氯在飲水中之安全濃度為0.8 ppm,我國則規定二氧化氯最大殘留量為0.7 ppm,亞氯酸根濃度限值則為1 ppm,由於二氧化氯在水中很快會形成亞氯酸鹽,且亞氯酸鹽與二氧化氯的安全性高,我國的法令也有明確規範,民生用水也經自來水廠管理與處置,因此水中有二氧化氯的殘留,對民眾來說問題應不大。
(更新日期:103.5.20)
9.「氫氧化鈉」所分的工業級、食品級、 試藥級之區別? 在實驗室中以試藥級添加於羊乳中調整其pH值,試藥級氫氧化鈉可以做為食品添加劑嗎? 若可以則不能超過多少濃度?
A:氫氧化鈉所分的工業級、食品級、試藥級之區別主要在於純度,純度: 試藥級>食品級>工業級,以及所殘留的雜質可能不同;此外,並無法逕由「試藥級」之標示認定是否用作食品用途,仍須從原料來源、成分、規格、詳細加工製程、使用目的或用途、食用安全性等相關資料予以認定。
詳細資料(更新日期:104.07.29)
10.次氯酸相關資訊
A:次氯酸是化學式為HClO,是不穩定的弱酸,僅能存在於溶液中,可用作漂白劑、氧化劑、除臭劑和消毒劑等運用。次氯酸可能對鼻黏膜、支氣管具有刺激性。因次氯酸的不穩定性,所以都以次氯酸鹽溶液來製作漂白水,如次氯酸鈉。次氯酸鈉也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作為殺菌劑。
詳細資料(更新日期:105.8.15)
11.家中剛裝潢,如何降低甲醛濃度?如何檢測甲醛濃度?
A:(1)建議持續打開窗子通風。使用冷氣時,也應增加室外循環,如此可以減少密閉空間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及甲醛的傷害。
(2)有資料說明至少要通風一年,因應使用建材的不同,也有資料說明需3-5年。
(3)可參考美國國家職業安全及健康研究所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NIOSH)所建議的甲醛容許濃度限制(0.016 ppm以下),將居家環境控制在該濃度以下。
(4)環保署公告之檢驗機構查詢https://www.epa.gov.tw/niea/325B76078DDFD426。
(更新日期:111.04.27)
12.玻璃纖維是否對人體有害?如何防護?
A:(1)有關於玻璃纖維刺穿或是割傷工廠員工是否會造成人體傷害,是屬於職業醫學範疇,可能要請職業醫學醫生回應此問題。國家環境毒物中心在此則提供下列有關玻璃纖維的一些基本資料,以供參考。
合成玻璃纖維為一群纖維組成,包含由鋁及矽酸鈣的無機物質及石頭、黏土、爐渣或玻璃,它並不會在環境中自然生成,使用在隔熱及隔音甚至加強其他建築材料。懸浮在空氣中的合成玻璃纖維會造成眼睛、鼻子、喉嚨及肺的疼痛,而當這些纖維接觸到皮膚也可能會造成不適,不過這些影響是可復原的,且會在停止暴露後的短時間內消失。動物研究顯示重複吸入含有大量合成玻璃纖維的空氣會造成肺部發炎及纖維化,若長時間的發炎可能會造成肺及包圍在肺附近的胸膜緩慢地產生疤痕組織,這樣的影響稱為肺間質纖維化或胸膜纖維化。目前並沒有針對合成玻璃纖維的檢測。胸部X光是常見的方法來確認您是否有某些症狀,例如胸膜斑、肺部胸膜纖維化或間皮瘤。
國內外法規:
美國職業安全及健康管理局(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OSHA)規定空氣中作為惰性或滋擾粉塵的合成玻璃纖維不可超過5 mg/m3,而總灰塵量為15 mg/m3,玻璃纖維及礦物棉的自發限制為1每立方公分。
(2)若工作環境充滿粉塵,建議配戴N95防塵口罩或動力空氣濾淨式呼吸防護具;若是充滿有機溶劑異味,建議配戴活性碳口罩。
(更新日期:106.05.17)
13.全氟碳化合物(PFCs)的使用、對人體的影響、法規管理。
A:請參考中心整理之文件全氟碳化合物(PFCs)(修正中)
14.飲用水檢測、空氣檢測查詢。
15.石綿相關資訊。
16.住家附近有工廠,經常聞到怪味,對人體有害嗎?
若發現有異味等環境污染情況,建議洽詢各地環保局。公害污染陳情系統(更新日期:11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