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0日 |
分層式工作框架:將新測試方法(NAMs)納入歐盟REACH法規中的化學安全評估 |
Archives of Toxicology (2022) |
2022年8月22日 |
美國法規與學研單位合作開發用於醫療器材的皮膚致敏電腦預測工具(PreS/MD) |
Toxicological Sciences (2022) |
2022年6月29日 |
高通量模型參數化和數據不確定性對評估農藥化學品甲狀腺毒性的影響 |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22) |
2022年5月25日 |
[案例研究] 利用IATA綜合測試策略及新測試方法(NAMs)評估皮膚暴露化妝品中對羥苯甲酸丙酯(Propyl Paraben)的生殖毒性 |
OECD (2020) |
2022年5月5日 |
皮膚致敏之次世代風險評估:化妝品成分對羥基苯甲酸丙酯(Propyl Paraben)之案例研究 |
Regulatory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2021) |
2022年4月28日 |
避免利用囓齒動物長期生物檢測、且支持證據權重的慢性毒性與致癌性安全性評估框架 |
Regulatory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2022) |
2022年3月30日 |
[案例研究] 利用IATA綜合測試策略對含有咖啡因的化妝品進行系統毒性評估 |
OECD (2020) |
2022年3月15日 |
[案例研究] 利用IATA綜合測試策略對含有1%苯氧乙醇的身體乳液進行系統毒性評估 |
OECD (2022) |
2022年2月7日 |
評估化學物質的致癌性:危害辨識、分類與風險評估 |
Critical Reviews in Toxicology (2022) |
2022年1月26日 |
以「證據權衡模型」評估食品接觸物質之致癌性 |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22) |
2021年12月30日 |
開發次世代風險評估框架:評估化妝品成分的皮膚致敏性 |
Regulatory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2020) |
2021年12月2日 |
針對含有香豆素的化妝品進行假說性「皮膚致敏性」次世代風險評估(NGRA) |
Regulatory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2021) |
2021年11月24日 |
Saager-用於QSAR/QSPR與交叉參照預測的可擴充分子結構集 |
Chemical Research in Toxicology (2021) |
2021年9月17日 |
新測試方法學(NAMs)的應用:支持化學評估的ICE化學品資訊分析整合平台 |
Computational Toxicology (2021) |
2021年9月3日 |
可被法規管理接受用於評估的次世代PBK建模方法—OECD在國際上的努力 |
Computational Toxicology (2021) |
2021年8月17日 |
用於預測急性口服毒性的「GHS 混合物方程式」之效能表現 |
Regulatory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2021) |
2021年5月18日 |
QSAR-Co: 建構定量結構活性關係模型的圖形化介面工具 |
Journal of Chemical Information and Modeling (2019) |
2021年3月30日 |
電腦預測「皮膚致敏性」的評估流程 |
Regulatory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2021) |
2021年1月27日 |
利用人類數據評估皮膚致敏性電腦預測模型的整體表現 |
ALTEX (2021) |
2021年1月20日 |
以ToxPi與Tox21/ToxCast評估化學物質之潛在心臟毒性 |
Chemical Research in Toxicology (2020) |
2021年1月11日 |
利用電腦預測工具預測呼吸致敏化合物 |
Chemical Research in Toxicology (2020) |
2020年12月4日 |
Tox21 10K化合物資料庫:協作化學促進毒理學發展 |
Chemical Research in Toxicology (2020) |
2020年10月5日 |
EU-ToxRisk計畫:利用非動物性方法為次世代風險評估奠定基礎 |
Archives of Toxicology (2020) |
2020年9月14日 |
利用最少的雄激素受體試驗組合篩選化學物質 |
Regulatory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2020) |
2020年9月9日 |
整合致癌性關鍵基因與路徑為基礎,利用電腦模擬預測化學致癌物的特徵 |
Database (2020) |
2020年8月5日 |
Pred-Skin:準確預測人體皮膚致敏性的網路工具 |
Chemical Research in Toxicology (2020) |
2020年7月17日 |
ICE化學品資訊分析整合平台:支援化學安全性測試的工具 |
Toxicology in Vitro (2020) |
2020年7月3日 |
Tox21BodyMap:將化學物質對人體作用效應視覺化的網路工具 |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20) |
2020年5月20日 |
交叉參照(read-across)分析的國際化 - 作為法規毒理學已驗證的新測試方法學(NAM) |
Alternatives to Animal Experimentation (2020) |
2020年5月3日 |
以「證據權衡模式」預測評估食品接觸物質之發育與生殖毒性 |
Archives of Toxicology (2020) |
2020年2月27日 |
美國環境保護署(U.S. EPA)開發預測模型評估化學物質雄激素受體活性 |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