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目前的知識,用於生產肉類的飼養動物不會感染SARS-CoV-2,因此不會經由此途徑將病毒傳播給人類。而屠宰場和切肉過程必須遵守的衛生規範和防護措施,或者商店中的肉品利用外罩防止顧客打噴嚏或咳嗽之飛沫噴濺,也可將病原汙染肉品的風險降到最低。
由於冠狀病毒無法於食物中繁殖,它們需要活的動物或人類宿主才能繁殖,且其在環境中的穩定性相對較低,因此理論上只有在汙染後短時間內碰觸此食物,再經由手部轉移到了鼻子、眼睛、嘴巴的黏膜,才可能造成感染。根據目前的知識,食用肉製品之飲食傳播並非當前SARS-CoV-2爆發之途徑。
為保護自己免於感染,非常重要的是要遵守日常的衛生原則,例如勤洗手且不要用手碰觸臉部。此外,一般而言肉類在食用前應充分加熱(同時也可防止其他可能的致病菌),直到滴落的肉汁清澈且肉變成白色(家禽)、灰粉色(豬肉)、或灰棕色(牛肉)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