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資訊] 李斯特菌感染:老人、孕婦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應多加防範![]() ![]() ![]() ![]() ![]() 發布日期:2019-01-22
「李斯特菌症(Listeriosis)」是由李斯特菌感染所產生的病症,其主要傳染途徑是以食物為媒介,衛生福利部自107年1月始,將李斯特菌症列為「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之第四類傳染病。以德國為例,每年李斯特菌症的案例數是顯著增加的,從2009年的396例,至2017年增加到771例,其中2016年有7 %的案例死亡;我國2018年截至目前則統計有132例確定病例。 李斯特菌會存在於不同食品之中,因此消費者可能經由食用受汙染的食品而感染,諸如生的動物性食品、已經過烹調或加工的食品,或蔬果、沙拉等即食食品及植物性食品,都可能受到李斯特菌的汙染。李斯特菌不會造成食物的腐敗,因此從外觀或氣味並無法知道食物已受到汙染,且此病原菌於冰箱及真空包裝中仍可以生長繁殖。這就表示儘管是保存於冰箱中,但長時間儲存可能產生高的李斯特菌數,尤其是老年人常常會因為食物只吃了一點捨不得丟掉,而把食物擺放很長一段時間,因而增加了感染李斯特菌的風險。 某些族群,例如老人、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可能是因嚴重疾病(如癌症)或長期服用免疫抑制藥物所致)、孕婦及新生兒有較高的風險發生李斯特菌症,嚴重時會造成敗血症、腦炎或腦膜炎等症狀。懷孕婦女若感染李斯特菌,通常可能只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如發燒、疲倦及肌肉疼痛,但病原菌會傳染給胎兒,造成早產或流產;而新生兒若受到感染,其死亡的風險會增加且可能出現多種嚴重的健康問題。對於健康者來說,若吃到較大量的李斯特菌,會導致嚴重、有發燒症狀的腸胃道感染症,伴隨有腹瀉及嘔吐等,但其通常為自限性,即不需特別治療,通過自身免疫系統就能逐漸痊癒。 根據歐洲食品安全局的估計,有1/3李斯特菌症的案例是由於家中冰箱裡儲放的食物所引起,因此德國BfR強烈建議嚴格遵守廚房衛生及食物製備的原則,包括:
《資料來源: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 / 2018年09月27日發布》
《李斯特菌症-民眾版》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李斯特菌症-專業版》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歐洲李斯特菌爆發事件-元兇原來是冷凍玉米!》本網站資訊新知專區 編輯:詹菀菁研究助理 / 校稿:何佳琪博士及林嬪嬪副所長 |
|||||||||
|